• English
  • 中文
  • Twitter
  • Facebook
  • Gplus
  • Linkedin
  • Mail
  • Rss

Lisiming.net


  • 中国哲学
    • 儒家
    • 道家
      • 基础理论
        • 阴阳八卦
        • 五行
        • 精气神
        • 气
        • 养生
      • 道家哲学
        • 道德经核心三十三篇
        • 为何选择三十三篇
        • 老子核心三十三篇大纲
        • 清静经
      • 道家修炼
        • 四种人
        • 五种神仙
        • 内丹修炼
        • 张三丰谈修道
    • 佛家
      • 基本概念
      • 佛家修煉
        • 六度波羅蜜
      • 佛家經典
        • 心经
        • 金刚经
        • 达摩禅
          • 入道四行觀
          • 悟性論

  • 找Derek学习
    • 教学方向
    • 个人/团体课程
    • 十二天中国之心文化修道团
    • 学生感想
    • 联络我们

  • 博客 / 网上课堂
    • 博客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网上课堂
    • 档案

Archive for category: 修炼

如何能成一個快樂的人

11/29/2019
11/29/2019

弟子問達摩:如何才能成為一個自己快樂,也給別人快樂的人?

達摩笑著回答說:有四種境界,你去體會其中的妙趣吧!

一、首先,把自己當成別人,此是無我。

二、再之,把別人當成自己,此是慈悲。

三、而後,把別人當成別人,此是智慧。

四、最後,把自己當成自己,此是自在。

0 Comments/in 佛家, 中国哲学, 修炼 /by Derek
  • Zen

不著不舍

12/26/2017
12/26/2017

實際理地不著一塵,萬行門中不捨一法。
– 禪宗祖師

0 Comments/in 佛家, 中国哲学, 消息, 修炼 /by Derek
  • meditation

有尋無伺是孩兒, 有尋有伺成年人

11/12/2017
11/12/2017

有尋無伺是孩兒, 有尋有伺成年人;
無尋有伺深睡思, 無尋無伺無想天;
道在當中那一個? …噓……
禪!

0 Comments/in 佛家, 中国哲学, 修炼 /by Derek
  • incense

心寬之人, 常記人善

10/26/2017
10/26/2017

心寬之人, 常記人善;
心窄之人, 常記人惡;
記不住人善的人, 難有感恩之心;
常記人惡的人, 難有祥和之時.

0 Comments/in 中国哲学, Health, 修炼 /by Derek
  • sun-si-miao

養生之道

03/30/2014
03/30/2014

養生之道, 重在養神; 養神之要, 重在養德.
德行不全, 縱服玉液金丹, 未能廷壽. – 唐代名醫孫思邈

0 Comments/in Health, 修炼 /by Derek
  • practice

网上课程 – 基础课程完成

03/09/2014
03/09/2014

亲爱的读者,

经过26个月的讨论和探索,我们终于完成了对中国三大经典核心教义的在线讨论。

从个人发展和心灵修炼的角度去看,我们首先从老子《道德经》里认识了”道“本质,和走向它的道路。在了解了自我和如何超越它之后,我们在孔子的《论语》中了解到,履行我们家庭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, 和实用的处世态度。 最后,在掌握了世界和超越它之后,我们从佛陀的《金刚经》中认识到,所有的教义和现象,无论多么的不平凡或壮丽,最终都是梦幻泡影,而要放下执着。

如果我们能够贯通这三部经典,并且将其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我相信这会是个人发展和精神修炼道路上的一个坚实的基础。希望这些讨论可以为你的学习和修行打开一道方便之门。

借老子的话 “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。” 这就是这阶段在线课程的最后一节课。 在修行的路上,见地上需要留意的我们大概都已经讨论过了,是时候去实验和实修, 把理论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。 如果您在修行上有进一步的问题,可与我联系。 谢谢您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。

我在这祝愿大家身体健康,福寿康宁。

李思明

2014年3月

1 Comment/in 佛家, 中国哲学, 儒家, 道家, 消息, 网上课堂, 修炼 /by Derek
  • 我人众生寿者见

金刚经 – 如是知,如是见,如是信解,不生法相

02/23/2014
02/23/2014

当佛陀即将结束本经时,他测试他的学生须菩提 ,问: “当有人谈及我,人,众生,和寿者等观念时,此人是否明白我的教意?” 须菩提回答说:“不,因为这些观念也仅仅是名字和心理的概念,我们不应执着于这些“法”,这些法不是最终的真理。”  佛陀慈悲的进一步宣说: “发无上菩提心者,对一切法,应如此知(觉知),如此见,如此相信和理解,而不生固定的执着。 当然,佛陀补充,这知见信解,也应用于这结论中。

一旦我们踏上学佛和修道的道路时,不同的老师,教导,知识,方法,技巧,和体验就会出现。 他们都是十分宝贵的,但我们不应执着于他们。如果我们能如本经般对他们产生正确的知见信解,我们将能走在坚实的道路中。

* * *

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

须菩提!若人言:佛说我见、人见、众生见、寿者见。

须菩提!于意云何?是人解我所说义不?

不也,世尊!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。何以故?

世尊说:我见、人见、众生见、寿者见,即非我见、人见、众生见、寿者见,是名我见、人见、众生见、寿者见。

须菩提!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,于一切法,应如是知,如是见,如是信解,不生法相。

须菩提!所言法相者,如来说即非法相,是名法相。

0 Comments/in 佛家, 网上课堂, 修炼 /by Derek

金刚经 – 一合相

02/16/2014
02/16/2014

在一些打坐的境界中,会出现无限宇宙的一合相。 这是真的吗?是最后的果地吗?一些到达那里的人,认为这就是了。但是佛陀在这章说:尽管它的壮丽和辉煌,它不是最终的,因为当我们着了相,便变成了和受制于它。因此,佛陀只描述了这状态,识别了它为名字般的暂时境界。

话虽如此,遇到这样的境界已代表了一些成就。我们要保持觉知,并继续于内部和外部用功。

* * *

一合理相分第三十

须菩提!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,于意云何?是微尘众宁为多不?

甚多,世尊!何以故?

若是微尘众实有者,佛则(即)不说是微尘众,所以者何?
佛说:微尘众即非微尘众,是名微尘众。
世尊!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,则(即)非世界,是名世界。何以故?
若世界实有者 ,则(即)是一合相。
如来说:一合相,则(即)非一合相,是名一合相。
须菩提!一合相者,则(即)是不可说,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。

1 Comment/in 佛家, 中国哲学, 网上课堂, 修炼 /by Derek
  • 禅意

金刚经 – 理即顿悟,乘悟并消;事非顿除,因次第尽

01/26/2014
01/26/2014

阐述了真正的佛是超越形相和声音后,慈悲的佛陀提醒我们,真正的佛也不一定是没有形相和无有声音; 并提醒我们不要满足于与真理的认识和觉悟,更要努力的从认识和觉悟的基础上修行。

佛为什么这样说呢?因为我们的心习惯把世界看成非黑则白的对立:当有人说了“有”,我们便紧抓着这个“有” ,当有人说“空”,我们就紧抓着这个“空” 。其实在正觉中,我们既不是“有”,也不是“空”,既不是不空不有,也不是即空即有,强名曰:真空妙有。这是禅的精髓。

其次,得到了上述正确的认识后,有些人可能会说,好吧,我们已经觉悟了,现在,我们已经成佛得道了,不用再修也没人可修了。。。 真是这样吗? 也许只有诚实的自我也知道。 但是,我们在历史上乃至今天却经常会发现,是很多学生和老师因落入了这个理解,虽然成为了一个思想上“觉悟”的人,但却缺乏真正的诚实,美德和精进,而得不到进一步的成长(如不倒退) 。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说,虽然完美的外观并不一定代表佛,没有完美的德行而能成佛的说法是错误的。

在实际的修行中,是有特定的过程和验证的,这是不同地方,不同传统的大师们都报告过的。 在佛家的传统中,楞严经就对修行真理的蓝图和阶段作出了详细的描述(见佛家经典) 。

因此,楞严经中论到, “理即顿悟,乘悟并消; 事非顿除,因次第尽” 。觉悟是可以突然的,扫除一切心理的障碍,但修行却是一步一步前进的 。

共勉之, 察之。

* * *

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

须菩提!汝若作是念:如来不以具足相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
须菩提!莫作是念:“如来不以具足相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

须菩提!汝若作是念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,说诸法断灭。

莫作是念!何以故?

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,于法不说断灭相。

2 Comments/in 佛家, 中国哲学, 网上课堂, 修炼 /by Derek
  • heart sutra

金刚经 – 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

01/18/2014
01/18/2014

继我们前面讨论的“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”和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,则见如来。”,本章佛重申,真正的佛是超出形相和声音的。 如果一个人“看到”或“听到”佛,并跟着他们走,他很有可能已经偏离了正道。 下一次当你看到或听到类似佛的影像和声音时,一要特别留神! 保持你的专注,稳住你的中心,  不要跟着影像和声音走。

* * *

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

须菩提!于意云何?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?

 

须菩提言:‘如是!如是!以三十二相观如来。

 

佛言:须菩提!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,转轮圣王则(即)是如来。’

 

须菩提白佛言:世尊!如我解佛所说义,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。

 

尔时,世尊而说偈言:

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
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

0 Comments/in 佛家, 中国哲学, 网上课堂, 修炼 /by Derek
Page 1 of 7123›»

Contact

To conact Derek you can us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Contact Page.

Phone - (+86) 133 8714 8778

Links

  • Wudang Dao Institute

最近意见

  • Ricardo发表在《孔子论语 – 平衡工作与学习》
  • SKent发表在《金刚经 – 佛罗汉天人护法与此经同在》
  • Sosiale medier – hvorfor markedsføre her? | tdidr发表在《孔子论语 – 孔子一生》
  • tworzenie stron www kursy kraków发表在《新年快乐,马年进步!》

近期评论

  • Ricardo发表在《孔子论语 – 平衡工作与学习》
  • SKent发表在《金刚经 – 佛罗汉天人护法与此经同在》
  • Sosiale medier – hvorfor markedsføre her? | tdidr发表在《孔子论语 – 孔子一生》
  • tworzenie stron www kursy kraków发表在《新年快乐,马年进步!》
  • Eli发表在《孔子论语 – 做好本份》
  • zjn发表在《金刚经 – 一合相》
  • Titus发表在《孔子论语 – 做好本份》

最新消息

  • Health Tips during Virus Outbreak03/13/2020 - 11:25
  • 新年好01/01/2019 - 11:00
  • Zen不著不舍12/26/2017 - 19:36
  • practice网上课程 – 基础课程完成03/09/2014 - 10:56
  • year-of-horse新年快乐,马年进步!02/01/2014 - 11:57
  • 教学方案 – 更新12/21/2013 - 11:43
  • 网站维护完成11/22/2013 - 18:24

Categories

  • 佛家
  • 中国哲学
  • 儒家
  • 道家
  • Health
  • 消息
  • 网上课堂
  • 修炼
  • 未分类
  • 武当

(English) Contact

(English) To contact Derek you can us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Contact Page.

© Copyright - Lisiming.net - Shimsy Website desig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