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论语 – 德行4阶段
5.13 知及之、仁不能守之、雖得之、必失之
子曰、知及之、仁不能守之、雖得之、必失之。
知及之、仁能守之、不莊以蒞之、則民不敬。
知及之、仁能守之、 莊以蒞之、動之不以禮、未善也。
* * *
第一阶段: 知及之 (了解, 明白, 会、能说)
第二阶段: 仁能守之 (意守之)
第三阶段: 莊以蒞之 (行之于世)
第四阶段: 動之以禮 (包容万物,德以导之)
在第一个阶段,我们认清德是什么和不是什么。 在第二个阶段,我们不但知道,并能应用在个人的生活之中。 在第三个阶段,通过各种世间的角色,德的实践从单独的个人生活扩大至与他人的互动之中。 在最后阶段,德能和谐地和不违背社会标准的情况下实践于生活之中, 如孔子所说的:從心所欲、不踰矩。
因此,第一阶段的修炼者是学者,第二阶段的修炼者是隐士和内在世界的专家,第三阶段的修炼者是社会主义者和菩萨,第四阶段的修炼者是通达内在和外在世界的大师。
最近意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