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论语 – 学: 不恥下問,学与思
上周我们完成了对儒家君子整体要求的讨论。这个星期,我们开始讨论孔子如何研究学问。 学问一词,由两部分组成:学习的“学”,和发问的“问”。 学指收集,而问指思考和探究。 这两个部分都是学习智慧和真理的重要部分,并经常是认真学者的一生探求。 我们将于以下几个星期,集中讨论孔子如何跟他的学生讲学问,以及其相关主题。
2.9 學而不思則罔
子曰、學而不思則罔、思而不學則殆。
– >学而不思只是记录信息,不知道它是什么,是真还是假,和它如何被使用,因此没有任何意义,白忙活而不知所以然(罔)。
– >思而不学(学习,研究,和验证)是危险的,因为当我们遇到负面的人或信息时,盲目的思考可能会导致思想混乱,以致产生负面的行为,例如盲从邪教的教导和做法。 因此,广泛的学习(例如:儒道释的经典),可帮助我们比较和分辨生活中的人和信息。
5.1 不恥下問
子曰、敏而好學、不恥下問。
– >没有人能在每一个领域成为第一。 所以,为了提升自己和了解世界,我们需要在各自的领域找比我们更好的老教来学习。 当我们有疑问,或者是需要建议时,要克服我们的懒惰,自大,和不好意思去发问,不耻下问。
* * *
远看历史,我们会发现最伟大的儒家,道家和佛家大师,都是博学精深的学者。道家有个说法:“未有神仙不读书”,这表明了学问对个人以及精神修炼的重要性。
最近意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