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: 十波羅蜜

  • 大乘佛教的“願”

    大乘佛教的“願”

    何謂大乘佛教的“願”? “眾生無邊誓願度;煩惱無盡誓願斷;法門無盡誓願學;佛道無上誓願成” – 四弘願 大乘十波羅蜜中,“方便”,“願”,“力”,“智”為前六基礎波羅蜜(“布施”,“持戒”,“忍辱”,“精進”,“禪定”,“般若”)基礎打好以後之後四修行項目。 “方便”為法身(真理)於法界(總體)的綜合應用;“願”為生命的目標與定位;“力”和“智”為定位後生出的法界總體內外力量與智慧。 如世間法一樣,有目標才有進步;出世間心靈法亦然。但是,前者是以自我為中心,後者則是以宇宙真理和法界總體為中心。 行者成就了前六波羅蜜後,體會到法身(能),與法界(所)後,便有條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(方便),訂立生命目標(願),並在生命洪流中往目標進發(行願)。 故,越遠大深廣的目標,就會帶領行者走向越遠大深廣的生命狀態和境界。所以佛菩薩的願,如地藏菩薩本願,藥師如來本願,普賢行願,都是遠大深廣,無邊無量的。 華嚴導師建議,修行者可每年寫下自己的願,並每年拿出來檢討,看一年來有否進步,及是否有需要修改改進。 時間性上,不必局限如某個時空,而可寫個應用於整個法界和生命洪流的願。例如這刻我的願為: 1.他日成佛,願內心害怕緊張者,放鬆調和,淡定自若,正信向前 2.他日成佛,願內心自覺不美者,會自本心,無邊燦爛,本自具足 3.他日成佛,願內心沈迷各欲望者,察覺自省,具勇猛力,抽拔超脫 4.他日成佛,願失魂被動生活者,得習專一,會動靜定,主動人生,正念前行 5.他日成佛,願內心迷惘前路者,遇善因緣,會其正趣,奮發向上 6.他日成佛,願遇困難挫折者,得大力勇毅,善人扶持指點,繼續前行 7.他日成佛,願福德資糧不足者,知正方法,積建資糧,助正法行 8.他日成佛,願稍有成就者,遇善知識,續知上路,繼續廣深 9.他日成佛,願得自在者,分享其法,助他眾生,同得自在,成大自在 10.他日成佛,願大自在者,會佛本心,超二越一,無智無得,滙歸本元,無邊綻放 有願有心,有心有力,祝願大家都能發起正願,讓生命開展,成長,芬芳,燦爛,實現幸福的人生。

  • lunchtime meditation 問答

    lunchtime meditation 問答

    問: 屋企人耐不耐嘈交,如果睇法/立場/我相/執著都是短暫虛幻,是否可以一概不理? 答: 前半啱,後半要再深究。雖然睇法/立場/我相/執著是虛幻,但沉醉其中嘅人嘅感受卻是很真實的(對於他們,和感受著他們的你)。怎樣面對,要睇你採取什麼立場,和應世智慧如何。 問: 嘗試同佢地講道理,無人聽,反而更反感。 答: 小乘人,可以處理好自己煩惱偏見,柄埋深山裡頭,做到逍遙自在。但在城市中,面對周邊人既煩惱偏見,就要用大乘的工具先至有辦法處理。 問: 大乘什麼工具? 答: 首先是六道波羅蜜: 布施:放開對寧靜和安靜的執著 持戒:拒絕受瞋恚的狀態影響 忍辱:不抑壓,坦然面對和接受眾生的顛倒執著 精進:正念,正思惟,正行 (正不行) 禪定:定力,穩定,專一,覺知 般若:無我智,不二智 有六波羅蜜基礎後, 讓內在生命逐步開展至十波羅蜜: 方便:利他目標上,靈活還用身口意去幫助 願:肯定自己人生目標,和在屋企人關係上的定位 力:意志,毅力,耐力去實踐自己的目標和定位 智:世間智慧 (介不介入,誰介入,幾時介入,如何介入) 六度基礎有了後,後四波羅蜜是大乘人內在生命所自然開展出來,不是用大腦想出來的。 其後同學們有大量的世間智分享和討論,非常精彩。不屬吹水綺語,屬觀心處世工程。